Tuesday 24 September 2013

那時候你的小成長●PECS

你的小成長

2012/10/16 15:36

以前媽媽一直想辦法怎麼讓你有比較好的互動、跟人溝通的方法.

那時候好像在那裡/某書中有翻到/看到有這樣的溝通方式.而語言治療師也說可以用手指'指'.後來在<More Than Words>這書就清楚的解釋溝通方式可以是手指'指'(pointing)、手語(signs)、或圖片.(PECS).

也是那時候,爸爸跟媽媽就很積極地教你用食指'指',你想要的東西.算是有點成功啦!有點,是因為你不太懂用食指去指,你都會全部手指一起指向想要的東西.
沒關係啦,至少你肯用"指"的.

同時期你學會了,"招手式的拜拜".你從來都不曾學會"揮手拜拜".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沒曾學會過,你是曾經有學會過,手掌向自己,手背向別人的那種.那時候心智科,Alex說,不然教你招手拜拜囉.那時候媽媽也只是聽著、擱著,沒在認真.

有天你沒事在那裏招手,媽媽就套個"拜拜". 然後開始每晚睡覺前,要你跟媽媽/爸爸"拜拜"(手勢)招手拜拜...我們做到啦!爸爸上班要招手 拜拜、我們到婆婆家外婆家,回家前也要跟大家招手拜拜.總之有機會拜拜的地方,都會要你招手拜拜.現在你還會說小小聲的'Bye'.加個Flying kiss.
小小的模仿.你喜歡聽/看dreamenglish.com,Matt的歌.尤其. 學會了"Yummy, Yummy!"這個動作.最喜歡你這個"Yummy, Yummy!"的動作.媽媽可以炫耀的作品.另外還有些小動作,如"...falling in my hand"、"It's time to say goodbye"...
最近媽媽再加些words.圖片也換些,媽媽會再買些文件夾.看來你是認字比認圖片還好,最近除了拿你最懂的'eat'來跟媽媽要吃.要睡覺了還會show 'sleep'的卡.媽媽幫你刷牙,你就show'brush'.讓媽媽振奮!

接下來,媽媽也要學學弄書了.最近有搜到一個網站,一個ABA Therapist的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training guide網頁有些關於Social Stories.看來很不錯.找個時間,媽媽就弄一本.
Reference: http://abatherapists.com/social-stories-help-children-with-autism/



PECS/ Visual Aids for learning

2012/10/03 15:12

自從老師們建議媽媽用PECS,媽媽就邊學邊弄.





去年老師有提起用PECS,不過那時媽媽沒有行動.那時候的你沒有注意力,沒有眼神交流,了解能力、認知能力超低,...只能等到你準備好了.這期間媽媽從眼神交流做起.當你有了眼神交流,開始有要求,媽媽就教你看住媽媽表達,從剛開始的"ba ba",到後來" I want", 期間教你用手指,''.同時學會了招手.


Ms Loh再次跟媽媽提起PECS的時候,媽媽覺得也許應該試試.同一時期,媽媽加強你的認知能力.

媽媽還不怎麼了解整個PECS運作的過程.為了配合老師們,媽媽靠自己的了解,在家做起.弄了些簡單的卡片,從你最喜歡的水果,媽媽大略教你每個 水果的名稱,每次你要求要吃水果,就給你看圖片.你懂了,就給你從眾水果圖片中選擇要吃的水果.那時候媽媽教你的方式,比較像visual teaching!


Teacher Terri正式開始PECS,你已經是這個階段了.所以第1階段的過程,你對teacher Terri說了,"I want...", 還跟著說"kiwi" (雖然發音:'iwi')Teacher Terri 說你已經是advance level,不過希望你能從初階段開始認識、交換卡片.當然老師們還是能接受你目前的'程度',也配合你的腳步.不枉媽媽費口舌解釋.謝謝老師們的配合.


而後2-way center也是開始同樣最初的階段雖然媽媽的解說不能說服那兒的老師的'堅持',不過,媽媽還是會跟著你的腳步走不管啦!不然這邊這樣,那邊那樣.你我都起肖. 


最近媽媽有加了些words,都是些動詞.因為圖片該怎麼表達,還是使用'',在你做每個動作時,跟你說'verb'也出示卡片的'word'.看來你是可以認字的.因為你最懂得拿'eat'來跟媽媽要吃.

初步階段,應該是像以下解說.


[摘要段落]

By-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研究生,鄧育欣

全文: 有效溝通教學法介紹圖片兌換溝通系統

有六個階段,如下

階段一:以圖片兌換物品

目標:訓練孩子交換圖片,在孩子看到喜愛的物品或食物後,會利用圖片兌換

在此階段進行前需先調查3-5項孩子喜愛的物品或食物,且訓練過程需要二位訓練者,分別為溝通者(the communicative partner)與提示者(the physical partner)另外需要注意在此階段是不使用口語提示,直接以肢體協助,企圖藉由喜愛物品的兌換及立即增強,引發其自發性溝通意願。

訓練過程中:

1、溝通者坐在孩子的對面,拿著孩子喜愛物,提示者坐在孩子的後面,而圖片放在桌子上。

2、溝通者引誘孩子去拿喜愛的物品。

3、提示者待在孩子身邊,等孩子伸手想去拿物品時,肢體協助他拿圖片給溝通者。

4、溝通者碰觸到圖片要立即給予增強回饋:「你要XXX」,並把物品給他,提示者也隨之提醒孩子放開圖片。重複上述步驟直至孩子完全學會,喜好物也需要不斷的更換,且提示者的角色逐步褪除。

階段二:增進自發性的訓練

目標:增加自發性溝通,與階段一訓練過程情經均相同,強調拉長

(1)孩子與溝通者間的距離

(2)孩子與溝通本間的距離

待孩子階段一完全學會後,溝通者將圖片放置溝通本中,要求孩子從溝通本中尋找圖片,拿給溝通者進行兌換,在此階段仍強調不使用口語,溝通者可由多人輪流擔任,教導孩子學會找尋溝通者和溝通本。

訓練過程:

1、讓孩子學會從溝通本內頁中,將想要物品的圖片拿出來,交給溝通者,必要時提示者可進行協助,直到孩子可獨立完成該項動作。

2、增加溝通者和孩子的距離,強調讓孩子需要站起來離開座位將圖片交與溝通者,起初可距離約3-5步,逐漸拉長距離,甚至溝通者到隔壁房間,看孩子是否會拿圖片去找尋溝通者並與其兌換。

3、訓練好孩子與溝通者間的距離之後,以同樣方式,訓練孩子與溝通本間的距離。

階段三:圖片區辨

目標:教導孩子辨認圖片,孩子能從溝通本內數張圖片中,選取想要物品的圖片,交給溝通者

在此階段強調讓孩子做圖片區辨選擇的訓練。此階段不使用口語,且區辨之訓練必須達到高度精熟,除教學時間外,製造更多機會讓孩子練習學習。

訓練過程:

1、在溝通本中放置二張圖片,其中一張為孩子「喜愛」的物品,另一則為孩子「不喜歡」的物品。

2、讓孩子從二張圖片中取其一交給溝通者,並立即獲得他所選取圖片之物品。

3、反覆練習直到孩子會從二者間區辨出想要的物品,並交給溝通者兌換。

4、當孩子逐漸熟悉區辨且有該項能力時,逐漸增強圖片數量,直到孩子能快速且正確的從大量圖片中找出所要的圖片。值得提醒的是訓練過程中,圖片的位置需不斷做更換,以防止孩子背誦圖片位置,而非真正學會區辨不同圖片。

訓練的過程中,當孩子錯誤出現時,可利用矯正教學(Error Correction),來指導孩子學習。依四步驟進行,示範(Model)、提示(Prompt)、轉換(Switch)、重複(Repeat)的順序反覆進行,直到達教學目標。

階段四:句子結構

目標:孩子能拿起「我要」的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依左到右的順序貼在句子條(sentence strip)上,並從溝通本中把句子條撕起,找到溝通者,把句子條交給溝通者以換取想要的物品

在此階段主要是要教導孩子使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首先由「我要xxx」來介入,訓練時可提供多張的圖片練習,以及更換不同的訓練者,且在生活中提供自發性溝通的機會。

訓練過程:

1、訓練前即先將「我要」的圖卡,貼在句子條的左側,等待孩子主動拿圖片想進行物品兌換時,教導孩子把圖片放在「我要」圖卡的旁邊,反覆練習直到熟悉此步驟。

2、把「我要」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移至溝通本的內頁,要求孩子從內頁中將「我要」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訓練時要求孩子先找出「我要」的圖卡,貼在句子條左側,再拿取喜愛物的圖片,放在右側,注意讓孩子養成習慣,依照由左而右的順序貼在句子條上。

3、教導孩子把句子條撕起,交給溝通者,此時溝通者可握住孩子的手一起讀句子條,鼓勵孩子試著發聲,但並不強迫孩子要說話。

階段五、回應「你要什麼」

目標:孩子能自發性的回答反應[你要什麼?]的問題

在此階段訓練使用延宕提示的方法來教導孩子自發性的回應「你要什麼?」的問題。需注意的是在此階段的訓練過程與階段四有部分類似,不過務必先讓孩子熟悉階段四後,再進入階段五的訓練。

訓練過程:

1、溝通本上貼著「我要」的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時,溝通者問孩子:「你要什麼?」,同時手指著「我要」的圖卡給予提示,若孩子無法馬上拿起「我要」的圖卡時,則利用身體提示引導孩子去拿取該圖卡,待孩子熟悉後,進入下個步驟。

2、問完「你要什麼?」的問題後,延宕1-2秒,再指著「我要」的圖卡給予提示,逐步拉長延宕時間,直到孩子能在聽到問題後,自發性的回答反應。此階段所強調的是孩子能回應他人問題與人互動,且學著拉長句子。

階段六、自發性反應

目標:自發性反應及回答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

在孩子學會以上的階段後,逐一加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型,所以除了「你要什麼」的句子外,可增加「你看到什麼」、「你有什麼」等類似的問題,讓孩子學習生活環境中常出現物品的稱呼。

訓練過程:

1、創造環境或事件,讓孩子自發性的回應你的問題,例如:你可以運用一個神秘箱,拿出物品,手指著「我看到」的圖卡,同時詢問孩子「你看到什麼」, 你的提示會促使孩子將「我看到」的圖卡取下,黏貼在句子條上,因有之前課程的訓練,所以接下來孩子應能將句子完成,進行兌換。除「我看到」外,逐步加入 「我聽到」、「我有」、「這是」等常見句子的教學。

2、待孩子學會回應之後,接著教孩子區辨不同句子的開頭,在溝通本上放「我要」、「我看到」二個不同的圖片,讓孩子依據溝通者不同問句,去區辨該選用那個開頭句,當孩子正確達成時,則立即給予增強。

3、當孩子學會新技巧時,維持的工作顯的額外重要,每天創造機會讓孩子去做請求。

4、持續創造環境或有趣的活動,讓孩子除回應你的問題之外,能夠學會自發性的評論或發表,這才是此階段最終的目標,也是整套課程訓練的最高宗旨。

Reference:
new Autism: The Picture Exchange System: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extract]
Phase I – The first phase of PECS is when the child is conditioned, or introduced to the system. As an exercise, parents, teachers, therapists, etc. determine items that the individual child may want. For example, if the child likes chocolate, it would be considered a desired item that he or she may request or choose from a group of other cards. During this phase, the “leader” or parent usually, entices the child with an item that he or she may want. In our example above, we used chocolate, so we’ll go with that.
The first adult, or parent entices the child while the 2nd adult stands behind the child and assists him or her when they reach for that item’s photo on the table. When the child gives the adult the card, the child is rewarded immediately.
Phase II – Phase two is similar to phase I, the major difference is that the child is usually requested to go a further distance to deliver the card to the adult. Whereas in Phase I the child may have just needed to reach across the table, in Phase II he or she may need to walk a short distance.
Phase III – In Phase III, the child is introduced to discrimination; that is, choosing between two objects. “Which one do you want?” may be asked. Then, the child is to choose only one of the cards, deliver it, and be rewarded.
Phase IV: This phase begins to focus on sentence structure. The child is asked to maybe choose a card symbolizing “I want”, and then the item(s) that he or she wants.
Phase V: In this phase, the child should move from “I want Chocolate” to ”I want 2 pieces of red M and M’s.” He or she should be able to choose from a series of groups of cards and form complete sentence structure using the cards.
Phase VI: Phase 5 and 6 go hand in hand and are often done together. Specifically, in Phase VI, the child is introduced to phrases such as “I feel”, “I hear”, “I want”, “I need”, etc.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